麥肯錫:中國下一個經濟奇跡是互聯網經濟
2015年 / 01月29日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最新研究預言,到2025年,互聯網經濟將在中國的GDP總體增長中占據22%的份額。而中國在多大程度上能實現這一潛力,將取決于政府創造有利政策環境的能力、企業實現數字化的意愿以及勞動者的適應能力。
事實上,擁有6.32億互聯網用戶的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零售市場,其2013年公布的銷售額接近3000億美元。但盡管數字市場已改變了中國零售業的格局,中國其他重要部門(如制造業和醫療業)對互聯網的擁抱卻緩慢得多。中國的數字轉型才剛剛開始,這意味著在今后幾年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將從根本上改變其商業模式。
就目前形勢而言,新興國家若想在全球移動互聯網產業中占領一席之地還是十分艱難的。新興市場國家需要加快產業戰略布局,努力突破核心技術及專利缺乏等突出問題。加快自主研發及構建由軟、硬件及內容提供商共同組成的垂直生態系統,推動產業格局的良性創新發展,以贏取在移動互聯網產業的話語權。
李克強在此次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指出:互聯網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改變了人類世界的空間軸、時間軸和思想維度。中國接入互聯網20年來,已發展成為世界互聯網大國,不僅培育起一個巨大市場,也催生了許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了上千萬就業創業崗位,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大學生因此實現了事業夢、人生夢。
而且,互聯網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工具。只要“一機在手”、“人在線上”,實現“電腦+人腦”的融合,就可以通過“創客”、“眾籌”、“眾包”等方式獲取大量知識信息,對接眾多創業投資,引爆無限創意創造。互聯網也是政府施政的新平臺。通過電子政務系統,可以實現在線服務,做到權力運作有序、有效、“留痕”,促進政府與民眾的溝通互聯,提高政府應對各類事件和問題的智能化水平。互聯網突破既是科技革命,又是保障公平的社會變革。一個人無論出身如何、財富多寡、受教育水平高低,都有機會通過互聯網獲取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得到一個走向市場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