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張磊:未來沒有“互聯網金融”
2015年 / 01月20日
張磊稱,未來無論是傳統的金融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都會不斷的互聯網化。從渠道部署上來看,傳統金融企業逐漸轉向線上,將金融服務部署在互聯網、手機移動終端上,同時新興的互聯網企業也將向線下部署。
對于未來,張磊不僅認為未來沒有互聯網金融,同時,他還提出了另外四個猜想。
“未來互聯網將大幅的降低金融成本。”張磊認為,互聯網強調的是個性化,通過大數據進行個性化定制,原來個性化的高端金融服務會飛入尋常百姓家,互聯網可以給予普惠金融很大的助力。
同時,張磊稱,互聯網金融將會制度化。他表示,大數據增信使貸款更加自如,電子商務帶來數以千萬計的網商,數以萬億計的銷售額、商流資金流形成了海量的大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建立模型,能夠改變傳統的企業增信,授信等流程,讓機器來判斷誰是可信的。
此外,張磊還猜想,未來人們的金融需求是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和企業的管理當中去的。據他介紹,未來金融無處不在。隨著生活的逐漸的互聯網化,將有更多的金融產品和場景合為一體,未來只有將金融產品和場景以及客戶的需求緊密的結合的,金融產品才會得到客戶的持續青睞。
最后,張磊表示,支付在未來仍然是最具獲利性,最可能出現顛覆式創新的領域。他解釋稱,金融機構的誕生和發展起源于支付,互聯網金融也源于支付。同時,支付系統的流量和數據是開展其它金融業務的底層基礎。
“互聯網金融是思維的競爭,是規則的博弈,是對傳統金融作業模式的顛覆,是金融對經濟社會互聯網化的適應。”張磊表示,既然是金融,它就有外部性,又有傳染性,又有滯后性,不對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