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推動世界互聯網發展
2014年 / 11月18日
當我們還在感嘆APEC藍天將要離開,“斷手”“放血”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終于落下帷幕時,在中華大地上又刮來了一陣“風”,在浙江烏鎮,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于本月19日正式啟幕,此次大會是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也是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
與會的嘉賓有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首席執行官法迪·切哈德,中國互聯網三大巨頭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的創始人馬云、李彥宏和馬化騰等一系列全球互聯網領域重磅人物,可謂大腕兒云集,這些“互聯網巨頭”們組成的“重磅炸彈”到底會“炸”出怎樣的“火花”呢?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我國互聯網的發展歷程及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我國正式接入互聯網是在1994年,而眾所周知,互聯網最早于1969年起源于美國,相比而言,我國互聯網起步已經落后世界很多,二十年過去了,我國互聯網已經創造了互聯網的神話,在用戶規模、網上信息資源等方面已經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互聯網產業規模、吸引外資等方面也熠熠生輝,不斷有互聯網企業的上市在刺激著全球投資者的神經,尤其是馬云的阿里巴巴于今年9月19日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總市值高達2314億美元。這意味著阿里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上市公司,市值已接近百度與騰訊之和,馬云也因此榮登內地首富的寶座。并且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已擁有6.3億網民,12億手機用戶,5億微博、微信用戶,每天信息發送量超過200億條。全球互聯網公司十強,中國占了4家,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互聯網大國。我國的互聯網如此快速的發展,使世界不得不重新認識中國互聯網的力量,我國互聯網也在快速經歷了跟隨、參與之后,即將迎來主導階段。這也是我國能夠成功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重要原因。
此次大會用魯煒的話說,總結了“四個第一”的特點,一是第一次由中國舉辦世界互聯網盛會,二是第一次匯集全球網絡界領軍人物共商發展大計,三是第一次全景展示中國互聯網發展理念和成果,四是第一次以千年古鎮命名世界網絡峰會。這四個第一都充分體現出了我國作為世界互聯網大國對于引導世界互聯網發展的重視。
此次大會的召開,必定有共識也會有分歧,但是,我國舉辦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是讓世界各國在爭議中求共識,在共識中謀合作,在合作中創共贏,讓互聯網造福世界。大會不僅可以使與會的代表們分享彼此對于經營互聯網的心得與體會,合理的分配互聯網資源,加強互聯網的安全利用,對未來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做出正確的選擇,更可以為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搭建國際平臺,為世界互聯網共享共治搭建中國平臺,共同推進世界互聯網的發展,從而造福全人類。